与传统工业设备相比,工业机器人具有使用方便、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高、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着等诸多优点,使其能够在高风险环境下作业。
1. 机器人的易用性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不仅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还应用于航天飞机、军事装备的生产、高铁的研制、圆珠笔的生产等。 并且已经从较为成熟的行业延伸到食品、医疗等领域。 由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工业设备相比,不仅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产品的个性化程度也很高,因此在一些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传统设备,使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据统计,2016年至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已从294,000台增长到346,000台。 可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2、智能化水平高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逐渐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同时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产品的部件,使工人可以避免复杂的操作。 在工业生产中,焊接机器人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空间焊缝的自动实时跟踪,还可以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调整和焊缝质量的实时控制,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迫切要求。技术产品的复杂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质量和效率。 此外,随着人类探索空间的拓展,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利用其智能,成功完成太空、深水、核环境等极端环境下的任务。
3、生产效率高、安全
机械手,顾名思义,就是模仿人手形状生产的机械手,生产出产品所需的时间是固定的。 在同一生命周期内,机器人的输出也是固定的,不会波动。 而且产品每个模具的生产时间是固定的,产品的良品率也高,采用机器人来生产更符合老板的利益。
工厂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可以解决很多安全生产问题。 由于个人原因,如不熟悉工作流程、工作疏忽、疲劳工作等,一切安全隐患都是可以避免的。
4、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着
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的生产量,并根据自己能够达到的产能来接收订单和生产货物。 无需盲目估算产量或生产过多产品而造成浪费。 而且工厂里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管理会比员工的管理简单很多。
工业机器人可以以24-小时为周期工作,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最大产量,而且无需支付加班费。 对于企业来说,还可以避免因长期高强度工作而产生的疲劳、因病请假等误工现象。 生产线更换为工业机器人后,企业只需留下少量会操作和维护工业机器人的员工即可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维护。 经济效益显着。